1944年……()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()了一连串战斗。7月,苏军攻占了纳尔瓦,这()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()世界的分界线。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()塔林的最后防线,一()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(),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()甲部队,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。
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、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。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,这一()战斗已持续了()七百多年(),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()被双方裹挟其中,成为历史的牺牲品。……
()到了9月,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,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()出()爱沙尼亚。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()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,红军中的叶沙尼亚(俄罗斯化的爱()沙尼()亚人)士兵也亲眼见证了,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、黑、()白三色旗,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()征——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()之后,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。……
占领塔林,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。……11月,在萨雷马岛泥泞、茂密的()森林中,叶沙尼亚士兵()顶着德军()舰艇的()炮火,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。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,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,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()抚平……
这,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。